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资讯动态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湖北十堰武陵不夜城:灯火璀璨竹溪畔 梨园古韵兴正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老商圈 新消费】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曾雨 刘晨鑫 夜幕降临,漫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的武陵不夜城,只见商铺林立、灯光璀璨、烟火升腾。 竹溪县古称武陵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西关街依竹溪河而建,这条街便是武陵不夜城的前身。明清时期的西关街是鄂陕渝的商贾会聚之地,戏楼、书院、会馆林立,盛极一时。 如今的武陵不夜城,全长361米,商业面积2.5万平方米,汇集了餐饮、娱乐、文创等多种业态的上百家商户,是人们休闲消费的好去处。
武陵不夜城内街,演艺台前观众如潮。湖北竹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街区改造重聚消费人气 竹溪河见证了武陵不夜城的前世今生。 “20世纪90年代,西关街热闹非凡,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在西关街生活了30多年的谌梅说,随着时间推移,西关街因年久失修,人员流失,日渐凋敝。 2013年,竹溪县对西关街实施棚户区改造。2023年该县依托区位、生态等优势大力推进武陵不夜城项目,力求让古老街区再放光芒。 “街区外立面按戏曲夜游街区的风雅韵味进行统一规划,把沿河四车道的城市道路改为步行街,完善配套设施、不断丰富消费供给、强化服务保障,这些举措让游客消费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竹溪文旅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萌介绍。 “我们坚持走文商旅融合发展路线,以文化聚灵气、以商贸聚人气、以旅游聚财气,持续提升街区品味、城市品质,着力将武陵不夜城打造为集文化旅游、休闲体验、特色餐饮、特产展示于一体的特色街区。”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说。
2009年,湖北竹溪县西关街老理发店。颜义众摄/光明图片 戏曲秀场尽展国粹之美 在武陵不夜城内街,一台台戏曲接连上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舞台上,演员们一招一式尽显国粹之美,一颦一笑传递戏曲韵味,游客直呼“好看又喜庆,好听又热闹”。 这台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编导团队为地方稀有剧种山二黄量身编创的戏曲情景剧《武陵梨园情》,打造了粉墨伊始、万方乐奏、百味竹溪、衣冠凤华、羽化成蝶、赛博空间、武陵情缘七大戏曲主题和15个文化节点,各节点环环相扣,单看是戏、连看成剧,古老剧种焕发勃勃生机。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属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作为湖北省现存的9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山二黄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众越多,我们演得越有劲。”山二黄剧种第四代传人、国家二级演员黄彩平说,戏曲进商圈,可以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还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创新‘戏曲+’载体,着力把西关街打造成‘戏曲第一街’。”武陵不夜城总策划人张辉说,在武陵不夜城,戏曲元素随处可见,游客除了能欣赏山二黄、昆曲、越剧、豫剧、秦腔等戏曲国粹,还能观看武术、杂技、川剧变脸等非遗表演。 “好漂亮、好热闹,享口福、饱眼福。”来自重庆市巫溪县的高三毕业生李梦臻赏山二黄戏曲、品竹溪美食、观水秀表演后,不禁感叹。 文旅融合常创常新。竹溪县还推出《武陵梨园情》2.0版浓情季,吸引万名大学生游竹溪,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场景释放夜游活力 夜幕降临,街区灯光璀璨,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穿梭其间;琳琅满目的中西餐点、特色小吃,让游客尽享舌尖美味;裸眼3D投影为游客带来视觉奇观……走进武陵不夜城,仿佛置身于一场流动的盛宴。 冲天而起的水柱与纵横交错的灯光交相辉映,变幻着舞姿,引人注目。这是武陵不夜城借水生景,引入现代声光电技术,依托竹溪河打造的灯光水秀剧场。 赏戏曲、品美食、观水秀、玩电竞……武陵不夜城文商旅跨界联动,凭借丰富多彩的场景业态,描绘出一幅绚烂多彩的夜经济画卷。 凭学生证或准考证可免费参观街区西关记忆馆、开展音乐美食避暑季活动、举行电竞比赛……暑假以来,武陵不夜城推出系列举措引人聚气,日均游客在8万人次左右。 “武陵不夜城开业即走红,周边省市的游客纷至沓来,街区夜夜游人如织。”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喻泉源说,短短半年,武陵不夜城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900万人次。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4日 10版)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