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礼仪专业人才 促进礼仪文明发展
网站
首页
资讯
资讯  | 政策
通知  | 培训
礼仪
商务  | 服务
政务  | 社交
素质
素质  | 能力
技能  | 职业
修养
道德  | 文化
行为  | 形象
形象
品味  | 款式
材质  | 场合
教育
开班  | 感言
交流  | 各地
师资
师资  | 专家
礼仪  | 项目
服务
培训  | 参训
表格  | 报名
咨询
联系  | 关于
免责  | 在线
通知公告: ·实用书写等级考试报名启动 ·礼赢商运 共创未来---全国第二期商务礼仪讲师孵化营(成都站)圆满结业 ·全国礼仪师资班(成都特训班)成功举办! ·全国第96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全国第95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快速通道: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快速搜索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资讯动态 >>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培训动态
各地礼仪
 
 

  资讯动态  ■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长三角文化圈”——江苏常州寺墩遗址考古传递文明新信息

来源:新华网  作者:  


 五月江南,烟雨蒙蒙。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南京博物院寺墩遗址考古工作队正争分夺秒地开展太湖地区史前文明探源,雨天在库房内整理文物,晴天在墩体上野外发掘。近年来,工作队考古发现的一系列新成果,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提起良渚文化,很多人都会想到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林留根看来,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文明形态的代表,距离良渚200公里外的寺墩遗址,揭示了长三角同属一个文化圈。“在寺墩遗址,我们还能看到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进而来,这样的变化彰显了文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林留根介绍。

  图为寺墩遗址俯瞰图。(于成龙 摄)

  距今约5500年至4500年的寺墩遗址,原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寺墩墩体恰好位于水系中心,外圈水系大致围合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寺墩遗址的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墓葬高土台上发现的建筑遗迹,类似大型的祭坛。其中墓葬共40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水井内出土6件漆彩陶壶,以红、黄、黑三彩绘制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陶壶最为精美。多位考古学者表示,绵延千年的发展历程,昭示着寺墩古国的文明程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图为部分新出土的文物。(于成龙 摄)

  起初,崧泽文化墓葬直接打破生土埋葬。良渚文化时期,先民开始用淤泥填平南部洼地并逐步堆高,形成寺墩底部,又在淤泥上挖基槽、填石头,形成近80米的砌石遗迹。这种砌石遗迹在杭州良渚遗址的莫角山、乌龟山等墩台底部也有,应是利于排水的盲沟。“寺墩与莫角山的堆筑技法基本相同,寺墩和莫角山的功能也大体相近。”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起,寺墩遗址开启发掘工作,历经6次考古发掘,仍在不断“上新”,持续出土玉璧、玉琮。林留根介绍,这些玉器的功能和良渚古城出土的一样,玉璧用来祭天,玉琮用来祭地,包含着共同的礼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长江下游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

  “5000多年前,长三角地区就处于同一文化圈。”于成龙表示,寺墩遗址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的形成、发展,并最终迈向早期国家形态的过程。

  今年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认定及立项项目名单,寺墩遗址入选。天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徐丽燕介绍,寺墩考古遗址公园将以寺墩遗址为核心,定位为中华文化标识——江苏文明起源核心展示节点,规划建设寺墩遗址核心区、博物馆展示区、文旅拓展区、湿地展示区和农业体验区。

  “遗址公园的建设,有助于加深对长三角历史文化底蕴的系统化研究。”林留根说。(记者秦华江)


合作机构
济南培训中心 安徽司仪管理中心 成都培训中心 草石轩实用书写 佛山培训中心 南宁形象培训中心 宿迁培训中心 南京培训中心 长春培训中心
昆明培训中心 浙江管理中心 徐州培训中心 呼和浩特培训中心 汕头培训中心 岳阳培训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 师资培训博客 师资培训微博 中国文明网 新华网 凤凰网 素质网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