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礼仪专业人才 促进礼仪文明发展
网站
首页
资讯
资讯  | 政策
通知  | 培训
礼仪
商务  | 服务
政务  | 社交
素质
素质  | 能力
技能  | 职业
修养
道德  | 文化
行为  | 形象
形象
品味  | 款式
材质  | 场合
教育
开班  | 感言
交流  | 各地
师资
师资  | 专家
礼仪  | 项目
服务
培训  | 参训
表格  | 报名
咨询
联系  | 关于
免责  | 在线
通知公告: ·实用书写等级考试报名启动 ·礼赢商运 共创未来---全国第二期商务礼仪讲师孵化营(成都站)圆满结业 ·全国礼仪师资班(成都特训班)成功举办! ·全国第96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全国第95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快速通道: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快速搜索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资讯动态 >>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培训动态
各地礼仪
 
 

  资讯动态  ■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礼之一字,绵延千载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

  日前,夏文化研究重镇河南省的重要发现

  为探索“礼成中原”提供了新材料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余庄遗址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是一处距今约4000至4400年的

  大型环壕聚落

  面积125万平方米

  这是目前所见中原地区面积最大的

  龙山时期遗址

 

  2021年

  余庄遗址被列入

  “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

  截至目前

  已发现龙山时期墓葬90座

  其中大型墓葬18座

  填补了中原地区

  无龙山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发掘项目负责人吴伟华介绍

  这些大型墓葬

  方向一致、面积相近、布局合理

  且均随葬成套的陶礼器

  器物组合与摆放位置固定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值得一提的是

  随葬的陶礼器中

  豆、觚以9件、7件、5件成组的形式出现

  具有显著礼制色彩

  或为后世列鼎列簋制度的源头

 

  吴伟华表示

  这是最早以特定数量的列器

  作为墓主人身份地位象征的实例

  表明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中原礼制

  在龙山文化中晚期或夏初期已经形成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余庄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

  为研究中原地区的礼制起源

  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早期夏文化

  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前,相关考古发掘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


合作机构
济南培训中心 安徽司仪管理中心 成都培训中心 草石轩实用书写 佛山培训中心 南宁形象培训中心 宿迁培训中心 南京培训中心 长春培训中心
昆明培训中心 浙江管理中心 徐州培训中心 呼和浩特培训中心 汕头培训中心 岳阳培训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 师资培训博客 师资培训微博 中国文明网 新华网 凤凰网 素质网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