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礼仪专业人才 促进礼仪文明发展
网站
首页
资讯
资讯  | 政策
通知  | 培训
礼仪
商务  | 服务
政务  | 社交
素质
素质  | 能力
技能  | 职业
修养
道德  | 文化
行为  | 形象
形象
品味  | 款式
材质  | 场合
教育
开班  | 感言
交流  | 各地
师资
师资  | 专家
礼仪  | 项目
服务
培训  | 参训
表格  | 报名
咨询
联系  | 关于
免责  | 在线
通知公告: ·实用书写等级考试报名启动 ·礼赢商运 共创未来---全国第二期商务礼仪讲师孵化营(成都站)圆满结业 ·全国礼仪师资班(成都特训班)成功举办! ·全国第96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全国第95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快速通道: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快速搜索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资讯动态 >>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培训动态
各地礼仪
 
 

  资讯动态  ■

【文化评析】让数字赋能传统,让文化把握技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文化评析】

  作者:李晓楠(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辽宁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数字文创“小水滴”……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数字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身影频现,不仅展现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凸显了文化引领、数字赋能、科技支撑、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利用数字技术,可将传统文化元素数字化、虚拟化、标准化,利于其实现永久保存和世代传承。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手段,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可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以数字赋能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机遇无限,亦存在挑战。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其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故宫”“数字敦煌”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不过也要看到,数字技术炫酷的表现形式,既让其产生不小的“眼球效应”,也容易过度分散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重心,在对形式的过度追求中,削弱传统文化元素该有的魅力与影响力。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并善用之,不断趋近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在这方面,应有“术”的方法,更应有“道”的追求。

  在“术”的运用上,数字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我们从政策到机制各维度拓展资源引入方式,吸引资金和人才投入数字创意产业。针对文化企业,可通过出台税收减免、贷款优惠、专利授权等政策支持,鼓励其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在人才支撑方面,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相关教育主体可顺应这一需求,通过完善数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课程合作、扩大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容人才蓄水池。

  在“道”的追求上,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项目遴选,都应围绕这个理念:数字技术是为文化服务的,必须秉持“文化铸魂、技术赋能”的理念,深刻理解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及元素,坚持文化与技术有机融合,不断拓宽创新视野与思路。新时代呼唤更多兼具文化韵味和科技品位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我们学会以人文驭技术,让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助力铸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1日 10版)


合作机构
济南培训中心 安徽司仪管理中心 成都培训中心 草石轩实用书写 佛山培训中心 南宁形象培训中心 宿迁培训中心 南京培训中心 长春培训中心
昆明培训中心 浙江管理中心 徐州培训中心 呼和浩特培训中心 汕头培训中心 岳阳培训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 师资培训博客 师资培训微博 中国文明网 新华网 凤凰网 素质网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