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资讯动态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匜簠斝甗卣盉鬲……来吧,请念出它们的名字
来源:极目新闻 作者: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长江万里青铜闪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些器物的身上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铭刻着你只能在影视剧里得见的朝耕暮耘、战火纷飞。但令人遗憾的是,你很可能连它们的名字都不会念。不信,请看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夏璐为你出的题—— 簠(音同:辅) 古代祭祀、聚餐时,用来盛放谷物的器具,大多为长方形,上面有盖。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考叔父铜簠。
考叔父铜簠 鬲(音同:力) 古代煮饭用的炊食器,设计特点是“三足鼎立”且为中空,以便食物加热。一般器物颈部装饰有粗线饰饕餮纹,腹裆部饰双线人字纹。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鬲。
铜鬲 斝(音同:钾) 一种用来温酒的器皿,形状大多为三足、一把手。斝一般与爵配合使用,专向爵内注酒,兼作温酒器。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斝。
铜斝 甗(音同:演) 可用来烹饪、加热,同时也是礼器。器物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盛放食物,底部有小孔,下面部分用来注水,可以将其想象为现代的蒸锅。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甗。
铜甗 盉(音同:和) 一种古代的盛酒器和盛水器,聪明的古人也会用它来调和酒味的浓淡。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盉。
铜盉 敦(音同:对) 多用作食器、礼器,因形状大多为圆形,也被后人称作“西瓜鼎”。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嵌地几何云纹铜敦。
嵌地几何云纹铜敦 豆(音同:豆) 这不是一个生僻字,但其含义已经不是后世流传的名词,而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和礼器,多为高脚形状。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深腹圆盘盖豆。
铜深腹圆盘盖豆 匜(音同:姨) 古人在祭祀、宴会开始前会先进行一个净手仪式,这个器物是专门用来装洗手水的,出水口大多为动物造型。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寒公孙爿訁父铜匜。
寒公孙爿訁父铜匜 簋(音同:鬼) 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大多为圆口,双耳,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簋。
铜簋 卣(音同:有) 中国古代酒器的一种,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外观上大多为圆形、椭圆形,器物上雕有精美工艺图案,部分器物带提手。具体样式可参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卣。
铜卣 温馨提示: 据夏璐介绍,有关于青铜器的生僻字远不止这10个,单独看文字不如结合文物一起“消化”。她强烈推荐文博爱好者前往省博“曾侯乙”展和“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一边看文物故事一边学习新字。(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