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资讯动态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八大山人印章实物首次被发现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社南昌5月21日电(记者袁慧晶)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5万余件(套)新增珍贵文物名录,其中包含两枚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印章实物——“雪衲”和“傳綮”。据悉,这两枚印章实物是目前被发现的仅有的八大山人印章实物。 朱耷,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长花鸟画。 据奉新县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许彬彬介绍,两枚印章均为青田石材质,于2018年在奉新县耕香庵遗址中被发现。现经国家文物局委派专家组鉴定,“雪衲”“傳綮”印章为八大山人用印,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中,“雪衲”白文方印,高3.4厘米,印面边长1厘米;印面刻白文篆书“雪衲”二字,单刀浅刻行草边款“越馀郁守白为雪个禅兄”两行十字,镌刻流畅。“傳綮”白文长方印,高1.6厘米,略呈大小头状;印面刻白文篆书“傳綮”二字,笔画细劲犀利,无边款。 据同治版《奉新县志》记载:“八大山人,明宗室子,为诸生。国初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居耕香庵,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 许彬彬说,山区的秀丽风光为八大山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和灵感,这不问世事、寄情山水的二十年是他思想和艺术风格发生重大蜕变的时期。据文献记载,“雪衲”和“傳綮”都是八大山人使用过的法号。其中,“雪衲”印款曾在八大山人的传世作品中出现过,如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傳綮写生册》;而“傳綮”印款是首次发现,以往只出现过“释傳綮”印款。 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说,1954年,奉新县曾发现八大山人的《个山小像》,是八大山人研究的重大突破。但八大山人在奉新生活、创作的十余年时间,仍然是研究的空白领域。这两枚印章实物的发现,既填补了这一空白,又为研究八大山人艺术、思想价值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据考证,八大山人曾用印达100多枚,但在2018年以前未见有其印章实物面世,国内博物馆也未有收藏。(袁慧晶)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