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礼仪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宗教礼仪(三 功能)
来源: 作者:
介绍:宗教礼仪,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宗教,自然也就存在着多种宗教礼仪。在社会生活里,宗教礼仪不仅是各种宗教之间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而且也是各种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的重要的常规性手段。
3功能
第一,通过礼仪,加强信仰者与他所信仰的神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强化信仰。宗教礼仪使有限存在(人)和超人性存在(神)联系并结合在一起。使人圣化,使神俗化,形成一条沟通人-神的道路。所以,礼仪有通过行动,使整个人生接近于神的超越价值。人通过祈祷、献祭这些依赖于人的行动为媒介接触神,同时神对人作出应答,通过这种双向交流,强化宗教对象实在性的感觉,增强人的宗教情感。E·杜尔克姆认为,宗教礼仪例如涂油礼、驱邪仪式、进餐仪式等等,似乎纯粹是崇拜的动作,其实它们是宗教能量的来源,就像给一个物体加热,给—个物体通电,就是使它与热源与电源接触一样。巩固和强化信徒的宗教情感,其重要方法就是通过礼仪,使信徒同神接触。同时,宗教礼仪通常是集体举行的、有固定的程序,伴之以动人心弦的音乐,充满激情的动作以及物质的祭品,使仪式更具感染力。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大家参加一个为公共的激情所鼓舞的集会时,会有自己单独活动时所没有的思想感情与行动。宗教礼仪又是定期的,有周期地重复进行的,因而能巩固信徒的宗教感情,加强对宗教的兴趣。
第二,宗教礼仪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原始人创造宗教,根源于对异己的自然力量的依赖感、恐惧感和神秘感。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感到自身力量渺小,无能为力,惧伯自然神的惩罚,又希望获得自然神的帮助。因此,人对神有恐惧和希望交织着的两重心理。他们相信人和神是互相依赖的,不仅人依赖自然神,神也需要人,如果没有人对神的贡献与牺牲,神们就会死去。因此,原始人相信,通过一定的礼仪,可以取悦于神,获得神的庇护,缓和严峻的自然异己力量的压迫,保证农作物的丰富,打猎的胜利和人身的安全。朱狄在《原始文化研究》中指出:原始人“去献祭时,人是自然的奴隶;献祭归来时,人是自然的主人,因为他已与自然后面的神灵达成了和解。恐惧和不安被削弱了,人以祈祷和献祭换来了心理的平衡”。原始人相信,礼仪改善了他们同神的关系,使诸神成为他的朋友,他的亲人,他们天然的保护者,这一点在图腾崇拜中表现尤为明显。人们用歌唱、舞蹈、戏剧、祭品等来崇拜图腾神,洋溢其中的是一种愉快的信任感。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祸福都源于神的恩赐。只有神能够赎人类的罪,拯救人于水火之中,只有神才能使灵魂得以安宁;只有神才能使自己洗净罪过而进入天国,获得永恒的幸福。因此,人对神唯有惧怕和祟敬。人通过各种崇拜上帝的礼仪,能时时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恩典。礼仪使人获得精神力量。许多宗教礼仪是在人生有重大意义的时刻举行的,例如出生、成熟、结婚、疾病、死亡等等。这被认为是使人顺利地从人生的一种状态过渡另旧一种状态的必需的宗教措施。举行了这种礼仪,人们获得了心理上平衡,产生了精神力量,否则,人们忧心仲仲,疑神疑鬼,担惊受伯。一切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由精神所支配的,构成宗教力量的主要成份是意识的力量。宗教礼仪似乎是一种神秘活动,但正是通过这种活动,宗教感受进入人们的意识,鼓励他们,熏陶他们,使他们的生命力更旺盛了,激情更高昂了,感觉变得更强烈了。这种精神感受尽管是人间虚幻的神的交往而产生的,但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受,它产生的精神力量也是真实的。“礼拜和祷告就其心理学职能来说,乃是人们用来排遣郁积于心的消极威受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信徒向神祈祷,希望神让他们免遭灾殃和疾病,对他们有求必应,有愿必偿。而因为他们相信神是实在的,并且是全能的,所以祷告往往使他们心情舒畅,感到安慰。他们的消极的感受为积极的感受所排挤。如果否定或低估礼拜和祷告的心理学意义,那是不对的。”
第三,宗教礼仪能够维持集团的社会确证性,加强个人和他所从属的社会之间的联系。宗教体验带有个体的性质,对于任何宗教礼仪、任何参加者的个人体验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其普遍的教义,有其共同的信仰,这些信仰通过礼仪表现出来,使之普遍化、固定化。宗教信仰总是有一种共同的特殊的集体性,即表示支持这种信仰,并参加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礼仪。所以,礼仪在本质上具有集团性,它是集体表示个人已经形成的情绪体系的一种手段。因此,礼仪本身对个人是对象性的东西,并具有社会的约束力。礼仪之所以是礼仪,就在于它具有超个人的权威和制约力,它是作为对个人统治的一种约束力而发生作用的。礼仪使属于个人的宗教体验变为大众所共同体验的情感。礼仪加强了信仰者与他所信仰的神之间的联系,产生群体化的宗教情感,实际上同时就加强了个人与他所从属的社会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群体的共同意识。礼仪之所以礼仪进行,是因为它得到了集团的承认,集团赋予它—定购形式和权威,其信仰形态是集团确证的。可以说,礼仪是集团感情、集团统一性的象征化。而定期举行的礼仪又能加深这种共同感情和强化集团的结合力。人类学家涂尔干和布朗认为,共同仪式的主要功能是集体效忠这种感情的表现与再确定。他们认为,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礼仪,是为了要显示与进一步加强他们认同与凝聚的意识。特别是当这种共同的宗教感情同民族感情结合在一起,使宗教感情变为民族的共同心理和传统习惯,那么,这种结合起来的情感具有巨大的内聚力。
第四,宗教礼仪能不断创造和再创造宗教信仰本身,维持信仰形态的永续性。宗教信仰的主观性极强,从纯粹的意义上说,它是个别的、独立的东西。不同的个体必有不同的宗教体验,也可以单独进行崇拜。另外,宗教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不可能有同一的信仰。为了维持宗教信仰形态的存在,必须从信仰的个体性、特殊性中抽出其共同性,使之普遍化和一般化,其方法一是颁布教义,二是制定礼仪。由于礼仪在社会上和个人中的习惯化,起到了维持信仰形态的作用。在未开化的社会中,没有文字借以表达教义,礼仪具有教义的作用;在高级宗教中,礼仪使宗教感情群体化,起着巩固教义的作用。礼仪不仅是一个把信仰观念表达于外的动作或符号体系,而是集合了各种方法来周期性地创造和再创造信仰本身。系统地研究宗教礼仪或从宗教学角度研究宗教礼仪是本世纪才开始的。目前已经形成了礼仪先行论,社会学派的礼仪论、功能学派的礼仪论、礼仪象征论等等学派。宗教礼仪既然是宗教信仰观念的行为化,因而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礼仪,同一宗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随着教义的某种变化,礼仪也会发生变化。宗教礼仪的变化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宗教的历史。丹斯曼甚至认为“宗教史可以作为祈祷的史来记述”。仪式在原始部落宗教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乔治·汤姆森在《希腊悲剧诗人与雅典》一书中曾指出:“在原始社会中,所有事物都是神圣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与宗教无关的,所有的活动——吃、喝、耕作、战斗都有它们适当的程序,就连这些程序也被规定为是神圣的。”这些程序也就是“仪式”。原始社会所有巫术、图腾、萨满等宗教活动都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宗教礼仪对宗教部落来说是一种把部落成员集结起来进行集体行动和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原始宗教礼仪与原始人的生产、生活、艺术等的关系十分密切。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