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礼仪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传统礼仪式微源于文化割裂 重构礼仪成当务之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扭曲: 物质化世俗化挤压礼仪空间 当传统礼仪在中国社会普遍失落的同时,一些场合中的新生礼仪却出现了扭曲现象,不但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而且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活动仪式完全被物质化、世俗化了,成为一些人摆阔斗富、炫耀权势的场所,在诸如婚礼、祝寿、孩子升学等方面,礼仪不再是一种庆祝和纪念,而是比谁的车队档次高,谁的宴席排场大,谁的宾客来头大,铺张浪费,攀比成风。 一些企业诸如美容行业或餐饮行业,常常定期不定期地把员工组织到嘈杂的街头,举行队列训练或喊口号,表面上进行的是礼仪教育,神圣感、庄严感却无从谈起。过分的职业化,使这种礼仪骨子里缺少了真诚与体贴。 在一些官场文化中,礼仪往往成为繁文缛节乃至潜规则。一位在政府部门办公室工作的朋友介绍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安排会议,安排席位,在官场中,需要严格按照级别排座次、排席位,一点差错也不行,而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剪彩活动,程序之复杂更是令人咋舌。 一个文明的社会,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有最起码的礼仪。不过,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再加上传统文化的断裂,使我们缺失了起码的礼仪习惯。在拥挤的电梯,在嘈杂的大街,在现代的地铁里,人们神情漠然,我们不习惯向对面的陌生人投去一个友善的微笑,问候一声“你早”。一位社会学家说,他经常出国,每次走在热闹的大街上,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但猛一抬头,看到人们脸上的表情,立刻就能体会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尊重他人的氛围。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成为新的社会病。 重构: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为什么我们的路越修越宽,城市却越来越拥堵;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情却越来越冷漠;国家硬实力越来越强,软实力却仍遭诟病?”面对这些疑问,礼仪素质研究专家蒋璟萍教授感叹,“是到了该重视礼仪建设的时候了!” 古代男子年满20岁,要举行冠礼,表示从此成年,对家庭、国家负有责任,意在树立成人意识。冠礼相当隆重,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主持,为成年者加三次冠,各有不同的寓意,每次加冠都有祝词,表示期望之义,这种仪式给当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现在也有成年礼,但大多不太成功。一位教授给学生上礼仪课,其中一课介绍古代的成年礼。他首先问同学,有没有在高中接受过成年礼?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他请几位同学谈谈感想,一位学生说:“校长讲话,几百个人都坐那里,最后喊几句口号,散会。”教授问:“如果按10分制来打分,你给这个仪式打几分?”学生毫不犹豫地说:“0分!”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空前加剧,于是,很多人把生活中的一切礼仪都简化了,殊不知,缺少礼仪的生活和人生,却失去了很多崇高与敬畏。40岁的李先生是淮安人,父母都70岁了,以前每逢父母生日,李先生因为忙,都是寄钱而已,今年,他专门腾出时间,给母亲过了一个隆重的生日,不但寿桃、寿面、蛋糕、鞭炮样样齐全,还率领子女、孙辈、亲友、晚辈逐一鞠躬拜寿,把老母亲乐得合不拢嘴!李先生也在这样的仪式中,体验了温情与亲情,还体验了一种岁月的沉淀与洗礼。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在涉外礼仪方面,很多中国人还处在盲目状态下。礼尚往来,赠送礼物只讲究贵重,而不重文化含量;出外旅游,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在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自由散漫,缺乏应有的诚意与敬畏。 蒋璟萍说,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了“无礼”的生活,一些人甚至认为在公共场所以礼行事乃装腔作势、虚伪、压抑天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从小处讲,礼仪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下,从大处讲,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下。一个民族的礼仪,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 近年来,我国在很多方面加强了礼仪的重构:比如说,一些学校,强化了开学、毕业典礼的个性化与仪式化,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体验敬畏与崇高;面对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同胞,国家设立哀悼日,为死难者进行默哀仪式,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国家更加关注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过,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重构礼仪文化,重拾诚意与敬畏,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记者贾梦雨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