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礼仪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汉族要不要民族服装?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民间会有踏青、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等活动。不过根据记者做的一项网上调查,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节日。而在广州,有个名为广州民族(汉族)文化研究协会(以下简称“广汉会”)的组织在今天组织了一群青年男女身穿“汉服”去到江西婺源举行踏青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唤起大家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从二00四年广州街头出现身着“汉服”逛街的白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如今广州已经有了一批相对固定的“汉服”拥趸,其中也不乏年轻白领和学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汉友”,去一同思考“汉服”究竟是如何吸引当代人的。 迷上汉服的四大理由 ◎好看 有气质 ◎自豪 有文化 ◎认同 有归属 ◎特别 有个性
曲裾深衣 专访广州第一个穿“汉服”逛街者白桑儿: 第一次穿汉服,自豪又不安 记者通过QQ的“汉文化交流群”找到了2004年在广州第一个穿着“汉服”逛街的人——白桑儿。现在番禺工作的白领丽人白桑儿在2003年年底,通过网络发现郑州有人身着华丽的“汉服”上街,自幼对传统文化和服饰着迷的白桑儿被彻底震撼了。于是迅速为自己定做了一套“汉服”,并穿上街……在广州天河南一路的一家专营汉服的小店里,记者采访了白桑儿。 记者:怎么喜欢上“汉服”的? 白桑儿:小时候我就很纳闷,为什么其他民族都有自己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唯独我们汉族没有呢?所以当我一听说有“汉服”时,就非常激动。我穿上“汉服”之后,心里充满了自豪感,也夹杂着一丝不安。因为其实我总的来说是个内向的人。 穿上汉服: 显得“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记者:穿“汉服”的人有什么不同? 白桑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视镜头在介绍日本或者是韩国的时候,只要他们是穿着民族服装,就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有一种去了解他们文化的冲动。我希望穿着“汉服”的人至少能够显露出一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姿态,而更深一层则希望表现一个完美的“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信”的特质。 遭遇误解: 人民群众以为在拍戏 记者:你们以往在举行“汉服”活动的时候碰到过什么不理解的事情吗? 白桑儿: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什么麻烦的事情,就是曾经被市民误以为是日本人或者是拍戏的演员。 现今情况: 少了激情,多了理解 记者:现在你还常穿“汉服”逛街吗?现在穿汉服和当年穿,心情上有什么不同? 白桑儿:我现在也还穿啊,不过像当年的那种激情和激动已经没有了,更多地成为一种习惯。经过这些年的媒体曝光,我想“汉服”早就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所以平淡了许多。 推广汉服: 随着“国学热”升温 记者:觉得“汉服”推广的前景如何? 白桑儿:总的来说我还是看好的,因为从“京剧入校园”到“国学热”再到“汉服”人群出现,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在不断加强的。
对襟齐腰襦裙 超级访问:如何看待穿“汉服”? 共61人参与调查。 A.不支持不反对 6人 (15%) B.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中国汉民族在一定场合下穿着汉服也是应该的。21人 (54%) C.标新立异,多此一举,不值得提倡。2 (5%) D.不好说。2 (5%) E.可以理解其行为,但是觉得更重要的是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28 (72%) F.其他 2 (5%) 观点: 小波说道:关键得看是什么人,得合身而且气质要般配才行啊。 洁子说道:不觉得汉服可以代表中国服装,不好看。我宁愿是旗袍。 阿芬说道:与民族服装相配的,是一整套礼仪、习俗、节日和情感。目前推广汉服的难点在于,我们不知道穿着汉服的时候,应该做什么。比如粤人的“传统婚礼”,要撑伞、撒米、迈火盆、拜天地……但是,做这些行为的新娘,穿的是裙褂。如果换成汉服,还要撑伞吗?还要撒米吗?还要迈火盆吗?当年穿着汉服的我们的祖先们,他们的婚礼是如何进行的?有什么讲究?他们对婚姻的期许、最美好的祝福是什么?不知道这些细节,汉服又如何能令我们产生归属感。 对“汉服热”的“四大非议” ◎“汉服热”是“大民族主义”的表现 ◎“汉友们”都是空虚者 ◎“汉服”是“汉友们”臆造出来的 ◎“汉服”爱好者是标新立异的作秀者 广汉会会长糖糖介绍说,目前社会上对于“汉服”的批评声音有不少,归纳下来大约有四种。 非议一:“汉服热”是一种“大民族主义”的表现,是“汉族自大”的表现。其实,“汉服”爱好者们只是希望得到一种“平等”的待遇,只是希望更多的人懂得“汉族”两个字背后的文化和传统,而不只是用于区别其他民族的一个文字符号。 非议二:批评“汉友们”都是空虚者,需要思想寄托。糖糖告诉记者,几年前,一位留学生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见到其他国家的学生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介绍自己的国家,而轮到了自己,她只能穿着一件T恤上台演讲。糖糖说,也许我们大家都是空虚者,尤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表明我们自己身份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一种物化的精神寄托。 非议三:说“汉服”是新造词,是由“汉友们”臆造出来的产物。糖糖说“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正如胡人传统服饰被叫做“胡服”一样,汉人传统服饰被称之为“汉服”。所以,后来“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 非议四:认为“汉服”爱好者纯粹是喜欢标新立异的作秀者。糖糖告诉记者,真正热爱“汉服文化”的人绝不是为了作秀,他们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一种文化。
高中生大学生:热议汉服 不管其他人对于汉服的争论结果如何,在青少年中,“汉服”的“市场”非常不错。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农业信息技术方向的陈晨同学就是“汉服”的忠实拥趸。早在高一的时候,她经同学介绍认识了“汉服”,“我高一的时候,现代人穿汉服才刚起步。我觉得汉服复兴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的近代史比较特殊,造成现代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不认可,不自信。而汉服中承载了许多民族文化精髓,一件大气的汉服穿出来,比几十页白纸黑字的说教更有影响力,更能促进人们自发地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四年来,在广东地区的“汉友”们自发组织了很多活动,像读经、踏青、参观学习等,陈晨因为学业紧张所以参加的次数不算多,但每次上网看活动预告或报道的时候,她都会学到一些民俗知识;生活中看到关于传统文化的东西,也会更敏感些,更有求知欲。“现在我这方面的知识比很多同学都丰富些。”陈晨笑着说。而陈晨周围的很多同学对汉服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三个女孩子给自己买了汉服。 同学口水: 软件专业研一学生何建华:“汉服”和“汉文化复兴”我个人认为是一部分人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汉文化中的精髓作为我们的文化遗产,重新发觉,并加以宣扬和应用,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个人就觉得,现在这个活动或者说趋势吧,比较流于表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三学生黄东明:希望汉服成为一种利益性观赏性的服饰吧,像日本的和服,谁爱穿谁都可以穿,没必要过分强求“复兴”或抵制。文化其实也一样,不需要过于勉强。 新闻系大三学生朱晨然:的确,现在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了,汉族反而没有,这很荒谬,应当恢复。至于“汉文化复兴”我觉得有些过了,“汉文化”从未消沉,谈何复兴。我觉得汉服的复兴仅仅停留在服饰层面就可以了,这已经是很大的意义了。 网络盛传改良版汉服式校服 对于古人,由于统治阶层用以区别贵贱利于统治的需要,对庶民、贵族等不同阶层的服装及颜色选择有着严格而烦琐的规定。例如汉代青、绿二色是民间常服,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官品才能服用;明代商人之家不许穿绸、纱等等,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除了有严肃的重大礼仪场合(如祭礼等),选择穿什么布料、颜色与样式的汉服,主要是个人兴趣和审美问题。 古代的贵族服饰虽华贵精美,但多宽袍大袖,夸张得甚至袖长及地,裙裾拖于身后数尺,十分不便于活动。而庶民服饰如短打等虽较窄身利落,但若用作现代聚会、宴请等普通礼仪场合,又略显不够隆重。因此现代人在汉服常服及普通小礼服的制作选择上,多会以古代汉族贵族的日常服饰为基础,将衣长及袖长改短,在保持汉服传统平面裁剪的基础上把衣身稍改窄,使其短不露肤,长不曳地,衣身略显宽松而不必过于紧裹又或臃肿,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
交领齐腰襦裙
明制襦裙 链接: 什么是“汉服”? 对于“汉服”这个概念目前没有一个非常官方的说法。一般认为: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清代以前,在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宫绦 挂在金属扣子上,可上下移动的活结,可对挂在口子上的绳头起固定作用。 木质方框里框着金镶玉,方圆取天圆地方之道,另外,宫绦的功能性也很强,玉石的表面刻有校服持有者的名字,而在金属中镶有记录校服持有者电子档案的芯片,宫绦事实上是一块校牌,可以刷卡。(罗敏)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